世界遗产架起文明对话之桥,中外青年北京金秋共探文化根脉
金秋九月的北京,来自剑桥大学、纽约大学等十余所海外高校的百余名国际青年与中国学生齐聚一堂,以世界遗产为纽带展开深度文化交流。这一场景恰逢国庆假期出入境高峰,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突破200万人次,其中参与文化交流和研学活动的国际青年成为一道
金秋九月的北京,来自剑桥大学、纽约大学等十余所海外高校的百余名国际青年与中国学生齐聚一堂,以世界遗产为纽带展开深度文化交流。这一场景恰逢国庆假期出入境高峰,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突破200万人次,其中参与文化交流和研学活动的国际青年成为一道
9月26日,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市文物局及黄廷方慈善基金共同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国际青年汇聚北京,参加“世界遗产在北京”国际交流对话活动。活动旨在提升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影响力,以世界遗产为媒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国内专
《2025年泉州世界遗产点诗歌地图》今日发布,这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团队连续第三年以这一经典形式献礼世遗之城,让读者在唯美的诗画构图中,沉浸体验世遗之城的不绝诗意。“泉州世遗颂——2025年草庵金秋诗会”评选结果同步揭晓,来自海内外的17位诗人获奖。
光明网讯9月26日,“世界遗产在北京”国际交流对话活动在北京饭店举行。活动旨在提升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影响力,以世界遗产为媒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国内专家共同探讨遗产保护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深化国际合作,
9月26日,“世界遗产在北京”国际交流对话活动在北京饭店举行。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与国内专家共同探讨遗产保护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深化国际合作,促进文明互鉴。
9月26日上午,在“山山而川 面面以观”2025川报集团媒体新生态联结大会上,“三星堆—金沙”漂流瓶中华文化全球推广活动宣布上新。这只承载古蜀文明的“数字信使”将前往柬埔寨、尼泊尔、加拿大等地与世界遗产“面对面”,与当地民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9月24日至25日,2025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集安)大会暨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活动在集安市举行。本次活动以“世遗高句丽·千年集安忆”为主题,来自全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
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近几年对永济舜帝都邑遗址、祭祀体系、手工业网络三维互证,华夏文明史研究突破“夏代信史”争议困局,通过对文明起源研究需将国家礼仪建构、资源控制逻辑、地缘政治策略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在考古实证与历史记忆的辩证中,“最早中国”尧舜禹时代书写中
9月23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发布,其中涵盖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活化利用等多项内容,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彰显古都新韵入选。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轴线申遗
昨天,2025北京文化论坛盛大启幕。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文化与科技双向融合。本届论坛邀请中外嘉宾围绕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信息时代的文化创造和传
昨天,2025北京文化论坛盛大启幕。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文化与科技双向融合。本届论坛邀请中外嘉宾围绕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信息时代的文化创造和传
昨天,2025北京文化论坛盛大启幕。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文化与科技双向融合。本届论坛邀请中外嘉宾围绕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信息时代的文化创造和传
在意大利皮埃蒙特起伏的丘陵间,葡萄藤蔓已绵延生长了数个世纪。阿斯蒂(Asti)与蒙费拉托(Monferrato)——这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镌刻在世界遗产名录上的土地,其血脉早已与葡萄酒文化融为一体。巴贝拉(Barbera)等葡萄品种的芬芳,不仅塑造了这里的景观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科技正悄然改变游客的体验与古城的治理方式。作为“数字云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古城智慧小镇以“1+1+N”工程为架构,通过一张基础网络、一个指挥中心、N类智慧应用,系统推进综合管理、智慧服务、智慧旅游与智慧创新四大体系建设,在提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扎实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以文化赋能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区域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激活区域文化生命力,为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搭建桥梁,结合北京文化论坛年度主题“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市政府参事室(市文史馆)将举办“保护传承:数字化
福建土楼,作为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是福建客家人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和谐共生的重要象征。走进福建土楼群,仿佛踏上一段穿越千年的时光旅程,中译云将带您深度探访这一神秘家园,感受其独特的历史魅力与
2025 年 9 月 11 日傍晚,也门首都萨那的天空被火光撕裂。以色列战机的空袭不仅在市中心掀起冲天火柱,更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 —— 萨那老城陷入一片火海。与军事目标一墙之隔的也门国家博物馆,这座刚在 2024 年结束 13 年闭馆、重新向世人
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宁夏西夏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刻,注定要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在北京正式开幕。本届服贸会以“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为主题,旨在引领服务贸易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新浪潮。澳大利亚、德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其中2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主题展设展,参展国
当地时间9月9日上午,“世界遗产在北京”展览在法国巴黎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市文物局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萌,以及法国画家、丝路商学院巴黎全球总部教授菲利普·德·勒斯汤日等50余位中法嘉宾共同出席